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出口)花生仁果数量下降,2012年增速放缓
2011-12-30 来源:弘博报告网 文字:[    ]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总体较好。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因素的影响,欧美等传统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同时在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影响下,出口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出现回落,全年可能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出口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也难根本缓解,预计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趋于严峻。建议一方面加大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建立贸易摩擦监控体系,防范与经济放缓、贸易规模萎缩相伴而来的贸易摩擦,避免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创。

一、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总体较好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10 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217.1 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出口479.2 亿美元,同比增长26.0%;进口737.9 亿美元,同比增长30.8%。10 月当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48.5 亿美元,环比小幅回落1.9%,但较去年同期仍上涨20.3%。
    据农业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蔬菜、水产品出口增长明显。1—10 月,蔬菜出口802.1万吨,同比增长17.6%;出口额95.9 亿美元,同比增长23.1%;水产品出口额140.1 亿美元,同比涨幅为38.9%。
    1—10 月,我国谷物进口量401.3 万吨,同比下降24.9%。其中,玉米、大麦、小麦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6.5%、34.7%和15.3%。稻谷和大米进口52.1 万吨,同比增长105.8%;棉花进口237.5 万吨,同比减少5.1%;食糖进口200.7 万吨,同比增长24.0%。

此外,据部分业内人士反映,花生仁果、烤鳗、蘑菇罐头等12 种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下降,而价格呈上升态势。相关专家表示,今年我国出口增长带有一定价格“虚高”成分,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出口同比增幅恐怕要打折扣。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全年可能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但因生产成本增加不断推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农产品出口仍面临不小压力。
    弘博在调研时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企业普遍反映今年以来外部市场需求有所反弹,但受欧洲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较高失业率的影响,欧美等传统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在11 月份结束的第110 届广交会上,出口成交379 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3%,成交量实现恢复性增长。非洲、亚洲、拉美等潜力市场以39%的增长幅度领衔,而日本震后需求释放,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量分别增长29%和28%,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长9%。但欧美市场的成交量锐减,实际成交量分别下降19%和24%。而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也使本届广交会的成交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必需品成交有所增长,非刚性需求出现下降。

    二是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6 个月内的中、短订单占比高达88%,长单比重偏低。这反映了国际市场预期谨慎,不敢下长单;国内企业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

    受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涨价双重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一些企业说,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叠加的情况下,企业的出口成本被推高了10 到20 个百分点。此外,近年来,国际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限制措施持续增加,技术标准日趋严格。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进入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

    据海关统计,2010 年,我国从事农产品出口企业19123 家,其中出口额在15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674 家,仅占农产品出口企业总数的3.5%。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边振瑚说,当前以分散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质量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出口市场尚未完全恢复,货币、政策、价格等不确定因素增加,采购商及贸易商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预计我国农产品出口全年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三、外部环境趋于严峻,预计明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明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将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迹象。6 月至10 月,我国农产品1 至当月累计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0.3%、28.9%、27.8%、26.7%和26.0%。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弱,比如我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增速在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出口正面临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包括劳动力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欧美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其内部经济的放缓、消费者信心的削弱必然波及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出口。基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欧洲经济近期增长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均已经或计划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11 月,世界贸易组织(WTO)继在4 月份将今年全球出口增长预期从14.5%大幅回调至6.5%后,再次将增长预期下调至5.8%。2012 年,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
    从国内看,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边振瑚说,一方面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近10 年来提高了6 倍多,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提高了1 倍多,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受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管理水平的制约,出口农产品成本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难以降低。劳动力工资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局面明年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国内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
    在外部环境趋于严峻的背景下,明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外需低迷,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不会有大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各国企业间价格竞争趋于激烈,农产品出口价格难以长期维持高位。
    相关专家建议,一方面在欧美市场短期难以出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2004 年以来,我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1—10 月,我国对俄罗斯、巴西出口额分别增长35.1%和33.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长强劲。
    此外,与经济放缓、贸易规模萎缩相伴而来的贸易摩擦加剧恐将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挑战。我国75%以上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均为出口额在500 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信息渠道不畅,对国内外贸易形势缺乏了解,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弱。建议尽快建立贸易摩擦监控体系,对各国贸易政策变动进行监控及预警,建立信息畅通的快速反应机制。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