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预测
2023-02-26 来源: 文字:[    ]

    

我国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因此,工业园区将成为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主战场。首先工业园区电力消耗量大,有大量的电力需求,是拉动各地经济的增长点。另外,工业园区的用户用能方式多元化,具备形成综合用能增值服务的条件。工业园区配网范围清晰,扯皮少,社会资本进入容易。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园区政府可以通过降电价增强招商引资优势,体现改革成果。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新产业园区、新城镇、新建大型公用设施(机场、车站、医院、学校等)、商务区和海岛地区等新增用能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优化布局电力、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同时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既有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集中用能区域,实施供能系统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推广应用上述供能模式,同时加强余热、余压以及工业副产品、生活垃圾等能源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具体见图3。由于既有园区改造成本高,供水、供热等行业存在垄断难以介入,且改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以新建产业园区作为重点布局。

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和服务。“大而多”的市场中,并不要求单一企业的业务“多而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中,参与主体作为产业链的一员,涵盖一种或几种业务即可,主体企业最终目的是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产品与服务。这就需要,不同企业之间协同合作而非一家独大,需要业务的协同优化而不是独自“完善”。如可以借助产业联盟及综合能源系统,聚合能源供应、能源服务、设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跨企业的合作共享,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技术为依托。“大云物移智”等先进信息技术加速迭代,技术革新推动产业深层次变革,未来的能源服务将更为智能化和综合化,体现在综合能源服务上即是针对用户侧用能业务的技术场景构建较多。而综合能源服务最终是为满足终端用户用能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因此用户需求依然应为市场发展的导向,在构建如园区、集群楼宇、能源基地等典型场景应用同时,还要深入分析终端小用户的个性化、综合性需求,找出相对稳定规模的组合用能方式,给出私人定制综合用能方案,这更能契合综合能源服务初衷。

创新驱动综合能源服务更为繁荣向上。技术、管理、业态创新是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向上的内在驱动。技术创新包括分布式能源技术、节能提效技术、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及相关技术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包括流程管理、行政管理、商业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业态模式创新涵盖能源定制、能源集成、能源的跨领域融合,要通过定制化、标准化和优质化的服务,从细分市场上突破站稳,从而衍生出更灵活的商业模式。

规划引导投资,避免项目过热和资源浪费。我国已出台和实施诸多政策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提供支持,涵盖战略规划、财政税收、价格、投融资等多方面。综合能源服务与国家能源方针政策密切相关,要与顶层规划衔接融合。综合能源服务与细分领域的节能减排、需求响应等也需要协同优化。因此,为保障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综合能源服务与行业融合建设的相应标准,需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引导,发挥配套政策联动效应。另外,为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要引导投资侧重,避免因“热点聚集”造成无效或浪费的投资建设。

 根据国网公司相关研究报告预测,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将从0.5万亿~0.6万亿元增长到0.8万亿~1.2万亿元;2035年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将在1.3万亿~1.8万亿元之间。

图表  2020-203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预测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