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经济是指以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无线电频谱资源、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如4G/5G、卫星通信、Wi-Fi6等)、终端设备及相关服务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产业变革和社会价值。无线经济具有高渗透性、创新驱动、边际成本低、生态复杂性的特点。
一、无线经济行业发展现状
1、无线经济规模
随着5G、卫星互联网等无线技术创新持续取得突破,中国无线经济总体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无线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元,同比增长7.7%,无线经济持续做大。2024年中国无线经济规模将达到8.3万亿元,2025年达到9.1万亿元。
2、无线经济占GDP比重
无线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2021年至2023年我国无线经济占GDP比重由5.4%提升至5.7%,无线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力量持续积聚助推经济稳舵前行。2024年中国无线经济占GDP比重将达到5.8%,2025年将达到6.0%。
3、无线经济产业结构
无线经济内部结构形成“四六”格局,无线赋能成为无线经济主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无线产业规模占无线经济比重为42%。无线赋能规模占无线经济比重为58%。
4、无线产业规模
无线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无线产业规模达到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无线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1.7万亿元,无线相关服务业规模1.3万亿元。2024年中国无线产业规模将达3.5万亿元,2025年增至3.9万亿元。
5、无线赋能规模
2023年中国无线赋能规模为4.1万亿元,同比增长9.2%。2024年中国无线赋能规模将达4.8万亿元,2025年将增至5.2万亿元。
6.无线经济竞争梯队
中国无线经济发展呈现三个梯队。广东、江苏、北京、上海位列第一梯队,无线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福建、重庆、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安徽、天津位列第二梯队,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余省份位列第三梯队,无线经济规模低于1000亿元。
二、无线经济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推动无线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无线经济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无线经济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些政策不仅为无线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顶层设计,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政策支持为无线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将利好无线经济发展。
2、技术进步为无线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无线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5G技术作为无线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其高速率、低延迟和大连接的特性,正在推动物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新兴应用的落地。同时,Wi-Fi6、蓝牙5.0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容量,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办公等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为无线经济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技术进步不仅拓展了无线经济的应用场景,还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3、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推动无线经济规模增长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无线经济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消费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对高速、稳定的无线通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在企业端,远程办公、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场景的兴起,推动了对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了无线经济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