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通信产业将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智能管道:运营商转型之道
为了应对网络新增流量以及营收与成本的“剪刀差”,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现有的粗放经营模式正在迅速向智能管道的精细化经营模式演进。借助智能管道,电信运营商可以充分挖掘电信资源,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加速业务创新。
(2)异构网:移动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2G作为现阶段语音主要承载网络将长期存在,3G的大规模部署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主要的数据流量承载。LTE网络将进入大规模部署,TD-LTE也将在2012年进入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同时为了卸载网络流量,WLAN将成为数据分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多频、多模(2G、3G、LTE和WLAN)以及多层叠覆盖组成的立体式的异构网络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3)光纤到户:宽带网络的主旋律
基于铜线的宽带网络,在带宽拓展上已很难满足流量增长需求。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即将启动,网络提速将成为主旋律,网络建设将全面引入光纤光缆,构建直达家庭的光网络。而光纤到户宽带网络发展,将直接引发光网络和器件技术的演进。
(4)云数据中心:构建电信云计算基础环境
我国云计算相关支出将从2009年的9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7%。在云计算的热潮下,原始的“数据中心”将向支持“虚拟化”能力的云数据中心发展,呈现出动态化、可扩展等特点,满足多租户、虚拟桌面等需求。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及开放平台,企业可以构建各种服务软件,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有机整合。
(5)软件革命: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
无所不在的宽带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互联网更是打破了所有的技术、行业、地域界限。ICT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越来越多的专用设备和系统开始转向通用硬件平台,使得主要业务流程更加依赖软件实现和运行。软件逐渐成为一切信息化的核心,将彻底改变甚至颠覆很多行业的内部格局,每个行业都要做好应对软件革命的准备。
(6)移动互联网:应用Web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数量的继续高速增长,电子商务、支付、社交媒体等应用将加速向移动智能终端转移。云计算和HTML5将促使内容和应用的提供进一步Web化。在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支持下,HTML5将逐渐成为下一代网络语言的事实标准。以HTML5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Web化,将开始改变终端和移动应用的产业链格局,并带来新一轮投资热潮。
(7)智能终端:迈向云端一体化
智能终端是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必须考量的关键要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正向云端一体化方向快速演进。云端一体化打破了互联网软件与本地软件的界限,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服务,不必关心该服务是来自于云还是终端自身。
(8)物联网:行业应用先行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行业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阶段将集中在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行业,这也将与智慧城市的规划相互呼应和相互促进。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安全四项技术的突破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其中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技术与行业应用密切相关。
(9)可信计算:构建主动安全体系
可信计算,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在每个终端和网络设备的硬件平台上引入一个不可篡改的物理安全芯片,从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层都构建信任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能在网络上安全传递的信任链,为网络构建主动的安全防御体系,满足真实性、私密性、机密性、完整性等安全要求。为了保证非安全环境网络设备的通信安全,基于可信计算的解决方案已纳入相关国际标准。虚拟环境下可信平台模块的虚拟化还能提高云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10)绿色通信:全方位启动
绿色通信贯穿于信息化产业的各环节,目前围绕绿色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网络架构与体系正不断涌现并推动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能效利用率作为衡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移动基站用电效率的综合指标,正成为相关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ICT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减少了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带来绿色服务。